多地“五一”加班出新政 有楼盘房价每平直降上千元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五一”从来不是放松休息的假期,而是上半年冲业绩的黄金周。
尤其是在今年5月,开发商回笼资金的迫切遇上了楼市放松政策的频出,是否激发起了买房人的热情?
新政连发,“五一”暖楼市不打烊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4月29日,假期前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这样强调。
分析普遍认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等是中央对于房地产业作出的更明确更积极的表态。这意味着后续地方调控自主性更强,更多高能级城市限制性政策有望松绑,利于住房需求释放。
果不其然,“五一”假期期间,便有多地马不停蹄地“加班”发布房地产松绑政策。
据中新财经不完全统计,广东惠州、广东梅州、江苏无锡、江苏连云港、江苏徐州、湖南岳阳、江西赣州等均于近日密集宣布对此前执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调整。
纾困新政主要包括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二手房增值税免征年限“5改2”、放松限售、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较高额度等常见措施。也有城市提出了颇有特点的政策,例如赣州房展期间购房者贷款年龄放宽至70岁。
5月4日晚间,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先后发文,均对房地产有明确的表态,主要涉及房地产信贷政策的优化、新市民住房金融的支持、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的支持、个人房贷还款计划的调整等内容。
“以上提法比较系统全面地对近期房地产市场中的金融需求给予了总结,有助于5月及以后金融政策的更好推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这也意味着近期会有各类新的政策和支持内容,对于房地产市场的环境进一步改善等有积极作用。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也提到,一行两会的表态中“及时优化”“积极支持”“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等用词更积极,传达了调整政策的迫切性,预计后期地方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对于购房者及房企的支持性政策将及时出台。
有热有冷,买房人亟需强信心
暖意之中,各大开发商也铆足了劲想要为这个“五一”添一把火。
“‘五一’假期我们去几个售楼处看了看,里面人非常多,感觉这个假期看房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休闲娱乐项目了。”计划买房的广州新市民王小姐向中新财经表示。
中指研究院数据同样显示,广州“五一”期间开发商营销推广较为积极,40个左右楼盘有营销动作,其中全新楼盘超20个,多个楼盘现场人气较旺。
王小姐参加了某楼盘的首日认筹,发现售楼部早已不是记忆中最多提供些小吃茶座的样子,甚至布置了复古市集、玻璃花房、乐队表演等网红元素,只为招徕买房人。
除了对气氛的努力打造,销售人员的态度更是十分热情。王小姐提到,销售一直在和她强调限时优惠政策以及节后将会涨价等话术,要不是有朋友在旁边提醒着,差点就直接付“诚意金”了。
王小姐倾向于80㎡-90㎡的小户型,让她“头脑发热”的一处90㎡左右的房子单价较之前几期便宜了差不多1万元。“当时确实是被价格冲昏头脑了,回家冷静下来一对比,‘特价房’的位置和户型确实比之前几期差了不少。”
但更多城市并没有如广州一般迎来看房热潮。
某二线省会城市置业顾问陈先生对中新财经表示,自己的售楼处在假期期间准备了非常多的活动,原来单价11000元-12000元区间的房子,较高优惠能达到8500元-9500元,且有“5万元首付”乃至“0元首付”等活动,但看房人寥寥。
“本来是期待能有一波返乡置业潮的,但因为疫情返乡人口大大减少了,没支撑起来。我们省里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商都在几百、几千元地降价。”陈先生说。
另一位二线城市置业顾问苏先生同样对中新财经表示,自己主要负责的是总价200万-250万元的刚需楼盘,“五一”期间的顾客也就够售楼处座位的一半。
“不过比较好的一点是,感觉现在大家买房的预期已经有变了。前几个月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房价一定会再跌,但现在大家普遍觉得房价和利率都到底了,下决心想马上出手的也越来越多了。”苏先生认为,现在买房人普遍就缺“临门一脚”的信心了。
“当前,政策环境已明显改善,部分热点城市市场信心有所修复,但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政策效果尚未明显传导至市场端。”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根据中指监测数据,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4月30日-5月4日),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五一假期下降52.3%,同比降幅仍较大。
陈文静认为,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持续较大的背景下,中央政策定调已明确释放积极信号,各地因城施策力度进一步加大预期较强,政策放松有助于购房者预期和置业信心恢复。
“预计在政策发力显效、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市场企稳可期,尤其是基本面支持强的热点城市有望率先企稳,进而带动重点区域三四线城市完成筑底。”陈文静表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