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房惊现六折甩卖? 揭开“分配房”的坑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来源:北京商报
大开发商特价房,6折房源、送车位、下跃带花园、顶层带阁楼……近期,北京石景山有一批“分配房”悄然入市,“待遇福利”都是顶配,房屋建设标准也都与商品房“同档”。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了解到,上述超低价房源却透露出种种问题:比如国企分配房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为何同样是顶跃,商品房交房标准就是整房精装,特价房却需要业主自己动手“凿”出一个阁楼?更诡异的是项目提供的贷款银行居然在银保监会的4602家银行中“查无此行”。
6折价格还送一个车位
“处理一批‘6折房源’,89平方米南北三居,原价500万元,现价仅需279万元,还送车位一个。抓紧抢购,错过就无。”近期,有购房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在不少社交媒体上有经纪人放出消息,石景山五里坨出现了一批“分配房”,单价较低仅需2.1万元/平方米,洋房也才3.1万元/平方米,比周边的“老破小”还要便宜好多,而且是70年大产权。
根据安居客的信息,目前五里坨地区的新房单价普遍在5万元 ,优质项目提高至6万元 ,而且目前很多新房项目已经进入交房阶段,在一片准现房的区域内冒出来3.1万元/平方米的洋房着实让不少购房者心动。
据该项目销售人员李锦(化名)介绍,项目所在地块由某十强国企房企在2017年摘得,是当年北京市总价较高的地块,后来陆续引入多家企业一起操盘,开发标准很高。目前推出的特价房源性质属于员工福利房。
“就是当初国家批这块地的时候,要求开发商留200套房子,分配给自己单位的员工,因为单位员工有的人没有购房需求,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余下100套左右流入市场。”据李锦介绍,由于隔壁项目类似房源已经被有关企业一抢而空,所以这批房源“相当抢手”,目前就剩50套左右,其中最稀缺的是还有10套一层的下跃和顶层的上跃,如果有兴趣可以先交40万元定金。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了解到,该项目目前还有正规商品房尾房,88平方米的宽面洋房总价在480万元左右,下跃一期250平方米总价约700万元左右,二期同户型大概要贵出100万元/套,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上述房源相当于比正规商品房便宜了40%。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此类房源价格虽然便宜,但潜在的风险也十分巨大,诸多不利后果要由购房者独自承担,甚至自身还会丢掉首套房购置的机会。此外,一般购房者换房周期在5-8年时间,也就是说有房屋置换的需求,此类房源并不能保证购房者权益所属的明确性,未来产权、土地属性等都可能成为限制出售的条件。“一旦未来通过合同形式进行买卖,那么买卖双方都存在违约的风险,这主要也是高房价的原因造成的。”
需要自己动手的赠送面积
“这批房源与普通商品房住宅无异,而且错落分布在正常楼层,并不是单独楼层。”另一位销售人员介绍,房子与普通商品房没有任何差别,可以落户,民水民电有燃气,供暖的方式也有两种:天然气和太阳能,最终看处于哪栋楼,后面买卖也可以放心,并不会被“区别对待”。
按照销售人员的说法,目前在售户型约有四类:平层89平方米280万元左右;下跃产品,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的是330万元左右;下跃产品,地上一层、地下二层的380万元左右;买顶层送一个60平方米的阁楼,大约310万元左右。“这些房源全部送车位,但车位属于人防车位。下跃和顶层赠送面积多,所以要贵一些。”
尽管销售人员一再强调“不会被区别对待”,但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却发现,同样是下跃产品,这些分配房的“赠送面积”最终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还是未知:由于在大规划中下跃产品赠送的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为规划储藏室,购房者买到的就是“平层89平方米 储藏室”,如若作为下跃产品使用,需要自己打通、改建,并不是开发商统一规划。顶层阁楼产品则更为夸张,实际交付现场还看不到“真品”,购房者需要在收房后,自己在头顶上“凿”出一个阁楼。
贷款银行查无此行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分配房”虽然便宜,但不能贷款购买,必须是全款。“部分‘资质’极好的,可以选择信用贷,较高额度100万元,年限10年,贷款银行为浙江银行。”据现场包括李锦在内的多名销售人员介绍,可以办理信用贷的资格标准首先需要央企国企在职,其次是征信良好。
这方面也有两大矛盾点:首先是李锦明确表示的浙江银行并不存在,在银保监会的4602家银行中,查无此行。
此外,如果按照李锦等人的说法,购房需要以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的身份签订在职合同,又如何凭借央企国企身份办理信用贷呢?对此李锦直言“目前还没有听说已购客户选择贷款的,主要是信用贷比较贵,利率高达6.4%左右,如果要办理,可以详细问问”。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告诉记者,可以明确信用贷是不能用于买房的。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都不能用于买房,这是明令禁止的,如果上述买房行为被发现,可能会被银行解除合同,要求提前还款。
语焉不详的房屋性质、并不完整的交房标准、查无此行的贷款银行……石景山五里坨冒出的这批特价房背后还有哪些“猫腻”,北京商报记者将继续跟踪。
北京商报楼市调查小组/文并摄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