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扫描 上市银行风险管控充分 注重满足房企合理需求

搜狐焦点衡水站 2022-05-16 08:42:1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从六大行来看,除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外,其余四大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其中,工商银行2021年年末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为4.79%,较2020年年末增长2.47个百分点。截至一季度末,平安银行对公房…

来源:中国证券报

随着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披露完毕,多家银行对公房地产业务情况浮出水面。

2021年以来,受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显性化影响,多家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但风险总体可控。业内人士表示,后续在加强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的同时,银行也将注重满足房地产领域合理融资需求。

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抬升

截至2021年年末,在披露相关数据的上市银行中,多数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上年年末有所上升。

从六大行来看,除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外,其余四大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其中,工商银行2021年年末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为4.79%,较2020年年末增长2.47个百分点。

股份行方面,截至2021年年末,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1%、2.66%,较2020年年末分别增长1.11和1.97个百分点,增速较快;另有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在2%以上。

中小银行方面,截至2021年年末,重庆银行、杭州银行、青农商行、苏州银行、郑州银行等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在3%以上。其中,苏州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较2020年年末增加超过5个百分点。

从今年一季报来看,仅有少数银行披露了较新房地产业务风险情况。截至一季度末,平安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为0.45%,较2021年年末有所上升,但仍低于该行企业贷款不良率;招商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2.57%,较2021年年末上升1.18个百分点。

“2021年,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总体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少数房企基本面出现不确定性因素,是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

“工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已降至6.5%,房地产信贷风险不会对全行资产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说。

银行业应对有方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整体风险可控,但个别房企未来仍会面临一定风险暴露压力。

中国东方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房地产企业风险有望得到基本控制,但民营房地产企业受到的冲击较为严重,房地产行业不良率或将有所上升。

对于房地产业务信用风险,银行的应对方式包括,开展压力测试、加强名单制管理、增提信用损失准备等。例如,招商银行一季报显示,1-3月该行信用减值损失215.23亿元,同比增长4.76%。其中,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110.60亿元,同比增加49.90亿元,主要是报告期内该行对房地产风险客户审慎增提信用损失准备。

平安银行称,将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控,坚持贷管并重,在坚持“选好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管好项目”,升级资金封闭管理要求,升级线上贷后管理工具,实现对客户经营、项目进度、资产状态、资金流的全方位监控。

避免资金“脱实向虚”

业内人士认为,在加强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的同时,银行也将注重满足房地产领域合理融资需求。

银保监会日前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服务。

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56万亿元,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增速比2021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900亿元,比2021年四季度多增4414亿元。

在杜阳看来,为兼顾房地产行业良性发展与风险防控,银行业应该严格遵守“房住不炒”“三条红线”等监管要求,灵活调整房地产授信政策,完善授信流程,在助力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的同时,避免资金“脱实向虚”。

杜阳表示,应坚持“一城一策”原则,避免一刀切式的信贷规则制定。加快对公业务的转型步伐,依托综合经营平台,有序开展房地产企业并购贷款业务,不断拓宽其融资渠道,满足合理融资需求。此外,应不断探索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新模式,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融资支持。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