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绿指首席顾问施懿宸:ESG需要有本土化的指标体系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5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举办“疫情与‘双碳’下的房企ESG课题”线上沙龙。
中财绿指首席顾问施懿宸认为,全球ESG报告标准统一是大势所趋,建立本土化指标体系更是重中之重,融入全球标准固然重要,但ESG更需要有本土化的指标体系。
施懿宸指出,企业发布ESG报告书通常有四个动机,排名前列满足监管要求,这是最基本的;第二市值管理、第三品牌效益、第四降低融资成本,对这四个方面,越国际化、越头部的企业越是在意。
“中国是不是需要建立一套本土化的指标体系?需要。尤其是需要关注中国本土化特色指标诸如扶贫、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这些指标国际上没有,无法准确评估中国企业的ESG表现。所以中国企业做了再多扶贫,在国际ESG评价中也没有分数,这就是标准上的差异。”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努力,恰恰与国际社会倡导的ESG是完全一致的。
施懿宸解释说,2004年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排名前列个目标叫无贫穷,第二个目标叫无饥饿,我们的乡村建设、共同富裕就响应了联合国的排名前列、第二个目标。
“在国际ESG评价结果中,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一起排序的,因此全球的样本都呈现正态分布,但中国很多企业的评级并不理想,这是因为评价指标体系并不适配中国实际情况。”
因此,当前出现了非常热门的一个研究议题,即可持续发展对于不同社会的需求是不同的,这跟社会制度、法律法规、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有很大关系,中财绿指也独立开发出了一套指标体系,建设了ESG数据库并且已经发布了18条指数。
“因为美国所做的行业标准不一定全部符合中国的行业特征,我们的政策体系、市场发展、文化特征等都不相同,所以ESG指标体系应该融入中国特色,特别是所考量的行业要有文化特征。”
关于ESG指标定性与定量,施懿宸表示“一定有,不可能全部都是作文比赛,并且随着监管标准的规范,未来定量指标的比重会越来越高”。
不过他也指出,定量是看实践情况,而定性是看有无披露,当前国内是非强制性露,这也为评价带来了一些困难。
对于这种情况,施懿宸举例说,如果A企业披露了150项、B企业披露了50项,这个时候对披露少了的内容,就要用计量的方法让这部分相应地减少得分,否则那些积极披露的企业反而得到了一个比较差的分数,就没有人愿意自愿性披露。
“对ESG要综合看待,所以需要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而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去评价企业的ESG表现,进而引导企业对它所在行业的关键ESG议题进行了解,改善自身ESG管理水平,并纳入企业生产运营流程里。”
施懿宸认为,房地产企业的ESG是必然趋势,而且这样的发展才可持续,也是国家所支持的高质量发展。统一全球ESG标准也将是一个长期融合的过程,可以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让不同类型的不同企业自由选择自愿性披露。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